搬口街道:双线发力抗旱情 保苗护田保丰收
来源: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时间: 2025-07-28 09:30:3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田间地头土壤墒情持续下滑,玉米、花生等秋作物正值生长关键期,抗旱保苗迫在眉睫。面对严峻旱情,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搬口街道迅速行动,以“增加水井数量”与“引清水河活水入黑刘沟”双线发力,干群齐上阵,用实打实的举措为农业生产“解渴”,全力筑牢抗旱保收防线。



紧急动员,“打井增源”激活地下水源


      “这几天日头毒,地里裂缝能塞下手指,再不浇水,玉米叶子都要卷成绳了!”看着自家几亩玉米田,沈楼村村民许大爷急得直转圈。得知群众诉求,该街道第一时间召开抗旱专题部署会,成立由党政班子成员带队的抗旱工作组,分片包联8个村(社区),将“新增灌溉水井”作为破解旱情的首要抓手。


       沈楼村党支部连夜组织村民代表摸排地块,在村东地规划新井位3处,目前1眼井已钻探至40米深,成功出水,可覆盖周边200余亩农田;贾寨村发动党员带头集资,将闲置多年的3眼旧井检修清淤后重新启用,搭配新购的抽水泵,让“沉睡”的老井焕发新活力。截至目前,辖区已新增及疏通瘀堵灌溉井18眼,临时灌溉点较此前增加40%,基本实现“地块周边有井用、农户就近能取水”。



引河入沟,“活水润田”畅通灌溉脉络


     “黑刘沟是咱这儿的‘母亲沟’,可前阵子水快干了,沿岸千亩农田只能‘望沟兴叹’。”提起黑刘沟的变化,黑刘沟旁种粮大户李大爷难掩激动。作为辖区重要灌溉水道,黑刘沟连接着清水河支流,因持续干旱导致水位骤降,沿岸毛寨、梁寨、贾寨、黑刘庄4个村、近3000亩农田灌溉受阻。



     “引清水河的活水进来!”街道办事处领导果断决策,联合相关部门现场查看,制定“清淤拓渠+提水引流”方案。党员干部带头开动挖机,顶着38℃高温清理杂草淤泥、疏通堵塞河段;2台大型抽水泵在清水河与黑刘沟连接处搭建临时提水站,24小时不间断抽水;组织村民分段维护灌溉支渠,确保活水“流得进、分得开、灌得到”。


      如今,站在黑刘沟畔,清水河的活水正沿着清淤后的河道汩汩流淌,沿岸玉米叶已从蜷曲状态舒展挺拔,原本干裂的田垄浸润在湿润的泥土中。“以前浇一亩地得拉管子跑半里地,现在沟里有水,接上软管就能浇,省了一半力气!”李大爷看着水流漫过田埂,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地下井水的“点点星光”,到沟渠活水的“潺潺流淌”,该街道用靶向施策的精准、干群同心的合力,在持续旱情中为农田注入“强心剂”。“旱情不解除,行动不松懈。”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紧盯天气变化和墒情动态,一方面加快剩余2眼新井的钻探进度,确保本周内全部投用;另一方面优化清水河引水调度,延长提水时间、扩大灌溉覆盖面,同时协调电力部门保障抗旱用电,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稳健生长。

责任编辑:城乡一体示范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