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文昌办事处三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来源: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时间: 2025-07-30 09:15:2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办事处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施策发力,通过“领导带头破难、服务模式创新、精准纾困帮扶”三大举措,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助力辖区企业轻装上阵、提速发展。


领导带头下沉,打通服务“中梗阻”


深入开展“一把手走流程、领导干部进企业”专项行动。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化身“办事员”,亲身体验窗口服务流程,直面企业群众办事痛点。领导干部主动包联重点企业,定期下沉一线走访调研,按照“一个项目一名班子一抓到底”机制,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建立“发现问题24小时会商、72小时整改、双周回头看”闭环管理流程,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行动开展以来,有效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政企“连心桥”


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新路径。打造“权益服务站”网络。在万达广场、金街等核心商圈设立6个实体站点,整合市场监管、税务、法律等多部门资源,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解读、申报指导及专业调解服务,切实破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推广“社区+商会”共治平台。以建业社区商会为样板,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运行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职能有机融入基层治理,形成服务立会、合作共赢的良好生态。畅通信息“快车道”。精心制作并广泛张贴“周企通”政策贴纸1000张,发放营商环境“明白卡”1295份,让惠企政策一目了然、直达商户。同时,强化窗口人员政策培训与考核,打造“去办事、能办事、办好事”的优质服务环境。


精准纾困帮扶,注入发展“强心剂”


坚持问题导向,靶向发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聚焦融资难题。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网格员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解读融资贷款政策及优惠利率,动态摸排企业融资需求,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助力中小微企业破解“资金荒”。依托网格精细服务。充分发挥办事处四级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干部职工常态化下沉网格,深入经营场所巡查走访,精准掌握企业商户经营状况和居民消费需求,及时收集、分类解决各类诉求,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强化监督反馈闭环。在便民服务大厅常态开展满意度调研,密切关注“12345”热线涉企诉求,高效办结营商环境相关案件121件,完结率达100%,确保企业声音有回应、问题整改见实效。精准有力的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文昌办事处辖区新增注册企业171家,成功落地亿元级项目1个,重点培育企业54家,完成“四上”企业入库10家。


下一步,文昌办事处将继续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完善企业包保联系和长效服务机制,细化融资支持政策,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重点商圈完善商贸体系。同时,将建立健全服务评价机制,引入企业和群众评价体系,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升级构筑文昌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为示范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城乡一体示范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