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缠绷带 右手保秋粮
来源: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时间: 2025-08-05 09:42:20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7月29日的阵雨中,一台稳压器的意外滑落,让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永福街道办事处城乡融合发展办公室主任李桂生的左手中指永远留下了一道疤痕——部分肌肉组织脱落的伤口历经7小时手术才得以缝合。


即便躺在病床上,他通过电话调度工作时,语气里依然透着对抗旱工作的坚定。在这场持续蔓延的旱情里,李桂生始终循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行动,秉持着“闻令即动、向险而行”的劲头,奔波在抗旱一线。



入夏以来,示范区旱情持续蔓延。作为永福街道办事处城乡融合发展办公室的负责人,李桂生始终将“抗旱保秋”的责任扛在肩上。“必须跑在旱情前面!”旱情初显,他便将这句承诺化作行动,踏遍了辖区内14个行政村的每一寸耕地。每日必到田间地头,用指尖捻土察看墒情,详细掌握每块地的缺水状况和每一眼机井的运行情况,“多看看心里才踏实,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不能让庄稼受损,让群众着急。”


为应对严峻旱情,李桂生日夜奔走,紧急协调开挖90眼应急水井,精准调配28台水泵、3000米水管,协调区直单位支援的7台水泵及2170米管材让每一件物资都用在最急需的地块。从清晨机井边,到晌午地头上,总能看到他沾满泥土的裤脚和晒脱皮的脖颈,群众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到李主任的身影,就像看到了活水要来了似的。”



“每一滴水都要用到刀刃上。”李桂生深谙科学抗旱的道理,三番五次邀请农业专家把课堂设在地头,手把手教农户节水灌溉技巧。为保障灌溉顺利进行,他组织人员排查16.7公里灌溉电路,协调安装166块电表,抢修32眼故障机井,疏浚3.96公里沟渠,让每一滴活水都能精准流到最需要的地方。“领导的要求在一线,群众的需求在田间”,这句挂在嘴边的话,化作他抗旱的足迹和动力。


7月29日阵雨突降时,李桂生正牵挂数百亩秋粮的灌溉命脉——稳压器能否及时到位。想到区党工委、管委会“保住秋粮就是保住民生”的嘱托,李桂生毅然冒雨加入搬运队伍,湿滑的地面让设备骤然失衡,沉重的铁壳狠狠碾过他的左手。


手术灯映照下,断裂的肌腱与脱落的肌肉组织触目惊心。术后,缠着绷带的他已开始通过电话调度工作,沙哑的指令从病房传向田间,疼痛被硬生生压在齿间。同事们劝他休养,他却说:“人在病房,心不能离场。”


这份坚守换来了沉甸甸的希望,在示范区的田地上,抗旱精神有了具体的模样:是向旱而行的勇气、是紧跟部署的责任、更是扛住群众期盼的担当。


责任编辑:城乡一体示范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