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于庄:巧手媳妇编织“幸福梦”
来源: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时间: 2023-08-22 08:17:5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樱花粉、象牙白、高雅紫、中国红……8月21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许湾办事处原于庄幼儿园教室内,不少附近居民相约前来交流分享编织技巧和经验,在她们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古风木簪,仿佛在述说着关于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你看看我这个对不对?”“应该这样,你注意看我的手法,不用一个一个串,量好一块儿放进去就管直接绕线了。”几张桌子拼在一起铺上绿色的桌布凑成了一张手工台,前来领取木簪制作材料的“巧手媳妇”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边做手工边交流。陈金环是“巧手媳妇”里的“佼佼者”,一根木棍、两截丝线、几粒小珠、三五朵花,在她的手中两分钟内就能组成一只精美的古风木簪。“俺家做粮食收购的,俺这收麦忙一个月,收玉米两个月,一年到头就忙三个月,平时还要照顾老人、小孩儿做家务,这听说管做手工编织,不会第一书记还亲自教,还给我们提供材料。真的挺好的。我觉得如果上不了班的,在家带孩子的都可以做,我又带了5个人,俺们6个互相学习天天一起有事做。”陈金环说。


一缠一绕,密密匝匝结出手工之美;一压一串,悠悠古风弘扬传统文明。那这“手工作坊”为啥会落户在于庄?原来,今年3月份,示范区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萍按照组织安排到来许湾办事处于庄行政村就职驻村第一书记。“既然前来驻村就要给村庄带来改变。”刘萍来到于庄的第一个月就对所有贫困户和监测户进行了入户走访,对每户的现状做到全面掌握了解,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走访中,我发现走访对象因各种原因不能长期外出工作,我就思考能不能发展‘居家经济’,让她们在家里就可以创业致富。”刘萍说。


说干就干,刘萍在微信同学群中发出“求救贴”,详细介绍于庄部分村民遇到的困难,热心的同学们也纷纷出谋划策,提供各种金点子。最终,刘萍决定听取同学建议,与浙江一家外贸公司达成协议,通过“村委搭台、企业发包、工坊承揽、居家生产”的模式开展“订单式”编织,拓宽居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发展了家门口的“居家经济”。“这种手工活不受时间场地限制、计件交货即付款,平均每人每天收入50到100元,目前已有100多名妇女加入进来,她们共制作饰品10万余支,创收约6万元。”刘萍说。


发展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近年来,许湾办事处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群众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如今,辖区许多妇女用“拿起针能绣花、拿起线能串珠、拿起钩能编织”的巧手编织着自己的“美丽事业”,也用勤劳双手自立自强走上创业致富路。“于庄‘巧手媳妇’编织幸福梦只是我们许湾办事处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一个缩影,以后我们将持续引导广大干群敢于主动作为,勇于实践实干,善于创新创造,在发掘自身价值中先行先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要素、新动能,努力拓展创业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该办事处主任聂永刚说。

责任编辑:城乡一体示范区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