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两年,示范区通过深入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县管校聘”、民办义务教育规范治理、“双减”等教育改革创新,从问题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从“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方面着手,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提升育人能力,进一步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构建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加快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 示范区从2023年开始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从办学思想、个人素养、专业能力、任职资历、办学成效五个方面作为评定指标,旨在取消校长行政级别,本质是强化校长的职业意识和专业化发展,让校长摘掉“官帽子”变身“教育人”,体现了校长由“职务”向“职业”的实质性转变,从制度上保证校长一心一意办学校,使职级评定成为激励校长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督促校长把精力放在办学上,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加快推进教育家型校长办学步伐,还能释放积极动能,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让学校回归办学主体,使学校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活力,打造校长“职业化”发展的教育时代。
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2023年2月,我区坚持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在桂园路初级中学、盛和小学、示范区实验学校、桂园路小学、扶沟路小学等5个试点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和保障校长行使职权,进一步明晰了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的责任边界与工作内容清单,从机制上保证书记、校长同向同力,既有合作配合又有各自分工,真正落实学校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和校长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的各个环节,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更有效地聚合助力学校发展的动能,更好地支撑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 我区积极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并与集团化办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等工作协同推进,改革完善“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加大教师统筹管理力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盘活我区现有教育资源,激活教师群体内在活力,平衡县域内教育资源,管放并举,“活水养鱼”,并通过专业培训补齐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短板弱项,缩小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差距。今年3月-5月,共组织教师专业培训10场,共培训幼儿教师760人次,中小学教师940人次,教育管理人员230人次。自“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以来,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根据工作需求动态调整教师的任教学科、工作单位、学校编制,优化教师岗位管理,区域内跨校交流校长教师共216名,促进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用好、用强、用活每一名教师,有效促进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有序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为激发教育活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在坚持公办教育主导的同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自2021年12月开始,积极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工作,共取缔不合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8家,分流学生1943人,于2022年9月1日前,完成全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
高质量推进教育信息化 近几年,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积极营造教育数字化制度环境,示范区在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人件(人员)和潜件(方法策略)等方面下足功夫。投资728万元,购买多媒体设备,13所中小学配备多媒体教室;投资1228万元积极推进校园网络建设,我区校园网络接入率100%,;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10个板块、53个栏目、4.4万条基础教育课程资源,让我区10376名在校生不论身处城区还是农村都能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有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实效 社会事务管理局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办事处等20家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健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共排查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9家,体育、科技、文化类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58家。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共已全部关停,压减率为100%,12家不合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关停,46家合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正在进行重新登记审批工作;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五项管理”,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推进“五项管理”工作,辖区内各学校实施“一校一案”,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设各赶赴多彩的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今年春季学期,课后延时服务学生数为5796人,参与率高达93%。“双减”政策的落地,优化了教育发展环境,有效改善了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超前教育、过度教育现象,减轻了家庭经济和精力负担。
全流程做好50人以下教学点分流(消除)工作 为进一步优化整合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对示范区辖区内50人以下教学点进行分流(消除)工作。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和分析,最终确定对程寺小学、田庄小学、孔庄小学、张车楼小学、叶庄小学、双阁小学、蒋桥小学、前张小学、孙营小学、熊楼小学等10个教学点进行分流(消除),共涉及155名学生,34名专任教师及校长。社会事务管理局按照属地管理和“就近就便、服从就优”的原则,成立工作专班,因校制宜,倾听师生和家长的心声,统筹做好教师人事安排、学生分流安置、资产债务定性和安全风险处置等工作。确保今年7月底之前完成10个教学点的消除(分流)工作。
教育改革创新工作要着重处理好“破”和“立”、“变”与“不变”、改革创新力度和社会认可度、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区教育系统将深化各项教育改革,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推动我区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