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情保秋收 示范区书写责任担当
来源: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时间: 2025-08-11 10:36:4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近日,秋粮生长关键期遭遇持续晴热高温,旱情态势严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抗旱保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区总动员、上下齐发力。通过强基保供、“五水联动”等硬核举措,筑牢秋粮丰收防线。截至目前,已投入抗旱人力39500余人次,累计浇灌秋作物24.82万亩,用实干守护粮食安全。


建强组织体系,凝聚抗旱合力


示范区构建“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指挥体系,区主要领导牵头抓总,4个办事处成立“一把手”挂帅的抗旱领导小组,落实“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三级包保,实现46个行政村,9.23万亩耕地全覆盖。全区组建7支党员先锋突击队,101名党员冲锋在前,40个区直单位与行政村精准对接,152名机关干部下沉田间,9支驻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抗旱力量,形成“区—街道—村”三级联动的攻坚态势,为抗旱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畅通输水网络,保障水源供给


打出“外调内挖、科学调度”组合拳,构建高效供水格局。跨区域调水130万立方米,补充水源总量;发挥引黄调蓄湖功能,统筹调度10余座水闸及8条河道,缓解沿线农业用水压力。全面排查维护1063眼农用机井,维修旧井53眼,新打应急机井605眼,确保“井井出水”。针对零星地块,调配15台大型洒水车组成流动灌溉服务队,架设潜水泵100余台,铺设输水管道3500米、灌溉水带3200米,检修灌溉设备5300余台,打通输水“最后一米”。


强化要素支撑,破解攻坚难题


聚焦关键环节,全方位保障抗旱需求。电力方面,开辟“抗旱用电绿色通道”,实现“当天申请、当天接电”,架设临时供电线路1000余米,保障46个村灌溉用电。技术方面,4位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节水灌溉与病虫害防控,印发技术明白纸2万份,通过多渠道宣传科学抗旱知识。交通方面,巡查农村道路360余公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案件2起,保障物资运输畅通。资金方面,紧急安排专项抗旱资金180万元,重点支持应急水源工程、设备购置等,确保关键环节不掉链。


聚焦重点群体,落实精准帮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抗旱“不漏一户、不落一田”。建立“三查两保”机制,帮扶人员蹲点排查受旱程度、设施状况和水源能力,解决群众在水源、灌溉等方面的难题。针对82名种粮大户实行“一户一策”,协调大型设备、电力专线等保障稳产。重点帮扶贫困户、监测户等困难群体,帮助87户完成灌溉3轮次以上,守住收成底线。


通过系列举措,示范区有效应对旱情挑战,形成上下协同、精准高效的抗旱格局,为秋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抗旱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城乡一体示范区管理员